第一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部分(第1页)

我还真切地记得这一带的蝴蝶很多,而且个个蝴蝶大如瓷碟。我们那些小孩儿就用扫帚去扑它们。那些流亡在这里的犹太人就站在他们的木栅栏院子里,站在他们的木板房前,久久地凝视着我们。

后来,这些鳞次栉比的木板房及它们的主人,像一支秘密部队一样,一夜之间消失了。在我们这些当地人还不完全了解他们的经历的时候,他们就走了……

永远的老木板房(3)

自然,在哈尔滨这座城市里不单单在新阳路一带有木板房,像1905年犹太人创办的达尼洛夫剧场也同样是一幢木板房。这个剧场在道里的炮队街,即现在的通江街。那是一家轻歌剧院,它也是哈尔滨最早的歌剧院,虽然它规模不很大,但是,在轻歌剧历史上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这家剧院所有的外立面、窗户,包括天棚,里面的内容,全部是木板的。全部用木板搭建起来的永久性歌剧院只在19世纪初的哈尔滨有过。无论如何,这应当算是一个建筑艺术珍品。可是,城市历史就是这样,它像一个写作业不断出错的孩子一样,写了擦,擦了写,直到它满意为止。

这幢高大的歌剧院与普通的木板平房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是“人”字形的屋顶,也是普通民宅式的窗户。所不同的是,它有一个巨大的圆顶的木板式建筑,那里是剧场。它的大门被装饰了一下,类似我们现在的广告牌,竖起“达尼洛夫剧场”几个俄文字。那时候听歌剧的人不多,都是那些流亡在哈尔滨的外国侨民。但无论怎么说,这是他们难得的精神栖息地。

哈尔滨另一座有名的木板房,也是一个犹太人建造的,叫包俄夫斯基的马戏团。它要比达尼洛夫早一年,在1904年建成。这幢建筑很像一座木板式的教堂,不同的是,它的窗户和巨大的门脸都特别醒目,而且在突出的木制门垛上,各画了一个北极熊,北极熊下面是一个拱形的包俄夫斯基马戏团的招牌。在尖顶的屋顶上插着马戏团的旗帜,同样有一个栅栏院,院子里有一个很大的、圆形的、可以透气的木制剧场。从外观上看,达尼洛夫的圆形剧场的构思似乎就来源于包俄夫斯基马戏团。

简而言之,木板房成了俄式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或者体现在墙壁上,或者体现在门窗上,或者体现在凉台上,或者体现在雨塔上。它是一种资源的证明、地域的证明、富有的证明。当年,这样的木板房还有一些接纳病人的医院。总之,流亡到哈尔滨的俄国犹太人愈多,盖木板房的材料需求量也就愈大,于是,俄国犹太人木材商斯基德尔斯基等人便在江边修建了木材加工厂,加工顺江漂下来的木材,用这些木料先盖了中东铁路机械总厂的简易厂房,并因此在工厂附近形成了第一个木板房工人村。早年,在松花江的九站一带还有一条俄国犹太人修建的环形铁路。俄国人在那儿还设立了一个临时货运火车站。俄国犹太人在靠近松花江沙滩北岸的太阳岛也盖了许多俄式木板房,这些木板房的犹太主人大都是以养奶牛放牧为生。而那些有钱人则在这里盖起了别墅。即使到了今天,哈尔滨人仍然热衷用木板装饰自己的居室。

而今,在哈尔滨繁华的市中心,只有“永安文具店”一家俄式的木板房了,它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是那么渺小,那么不济眼啊。它将在何时离开这座城市呢?

而今,我的那位混血儿的班主任,不知她去了哪里,是在俄国,还是在澳大利亚?她是否还健在,如果她还活着,她还会回忆她当年住过的那幢“西伯利亚式”木板房吗?

红十字幼儿园(1)

哈尔滨红霞幼儿园,位于道里商市街和哥萨克街的街口处,就是而今的高谊街与红霞街的街角处。据说,这幢欧式的古典式住宅曾是一个美国商人的私邸,是一幢出自犹太建筑设计师之手的建筑作品。但房子的主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美国商人,叫什么,从事什么职业,做什么生意,是不是犹太人,现在都已无从查考。从这幢建筑的规模与艺术品位上看,这幢房子的主人绝非等闲之辈,但是,为什么没有更多一点的文字记载呢?我也问过一些地方史志的专家,他们告诉我,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询问与回答就这样结束了。这个隐匿在老宅深处的、始终看不清面目的主人,给了我一个谜一样的印象,让后人的询问与回答永远飘浮在半空中。

但是,有一点应该没有问题,这个“美国人”是一个商人,一个有钱人。没有相对殷厚的经济实力,不可能建成这样一个规模的私人宅院。从这幢建筑的风格上看,甚至我们还可以推断这位房主是一位法国建筑艺术的崇拜者,特别是对城堡式建筑有着特殊的兴趣。

这幢私邸建筑,造型优雅流畅,结构严谨自然,功能全面合理。在它身上能明显地看到中世纪建筑的影子,比如与奥地利的天鹅城堡就有某些相像之处。从这一建筑上不仅显示了犹太人超凡的智慧,也可以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私宅主人如果是美国人的话,那么,在他的身上一定有着一种法国浪漫主义的古典情怀。但是,他真的是美国人吗?我感到纳闷的是,为什么有人说他是美国人呢?根据是什么呢?总而言之,一个美国人把自己的私邸搞成这种样子,的确有些不可思议。因此,我认为,或者他是美国、意大利、法国籍的犹太人也未可知。

然而,与他一起生活的妻子、女儿,以及其他一些人,又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为什么他们突然从这幢古典式的建筑里蒸发了,又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呢?难道他们一家竟然遭受了什么不测吗?抑或他们的身份本身就是一种秘密?

真的想不出啊。

是的,忘却与消失是一种遗憾。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意外地感到一种别样的冷峻之美、神秘之美和哀伤之美。

房子的主人“消失”之后,这座建筑被改做“红十字幼儿园”,再后来被改为红霞幼儿园。在被称之为“红十字幼儿园”时期,我曾经在那里生活过三年。

早年的“红十字幼儿园”,正如前面所说,是一幢别致的法国古堡式建筑,整幢建筑呈灰白色,在天空之下显得分外典雅,相当梦幻。几乎每一个从它身边经过的人都会深情地看上它一眼。它虽然很奇怪地没有进入哈尔滨“标志性建筑”的行列,但是,它始终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欧式建筑之一,是这座城市市民的“大众情人”。

当年进入这家幼儿园的孩子,有一条规定,必须是当地医药界人士的学龄前子女。因为“红十字幼儿园”是由当地和苏联红十字组织联合创办的。

“红十字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几乎清一色是苏联籍的犹太人,而且女性居多,并且个个都很活泼、健康,喜欢在庭院里三三两两地站着说话,感觉她们在这里的生活很快乐。幼儿园的收发室老头也是一个犹太人,白头发,灰眼珠。他还负责浇庭院里的那个鲜花盛开的大花坛,他用剪子修剪花枝儿时,端着戴着套袖的胳膊,动作像一个有教养的绅士。我几乎没听过他讲话,一年四季,他总是沉默寡言的样子。但是,不知为什么,我却牢牢地记住了他。

红十字幼儿园(2)

听说19世纪之前的俄国人,包括俄国建筑师、犹太建筑设计师都特别崇尚法国古典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东西。但是,从这些苏联员工的身上却看不到这一点,只是觉得他们很愉快,喜欢拉手风琴。这一点也影响了当地的中国人,在五六十年代,在城市里常常可以看到背手风琴的年轻人。这一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其他城市是不容易看到的。

凡是这家幼儿园的孩子,都穿着幼儿园统一的服装,蓝色的,袖子上缝着一个红十字。也不交任何费用,而且还免费供应一顿午餐:通常是两片约一厘米的黑列巴(面包),这种黑列巴的蜂孔很大,是园内的苏联厨子自己烤的,一碗苏式红菜汤,菜汤很美,用洋柿子、土豆、大头菜,加洋茴香、桂叶儿,加牛奶皮儿、牛肉块烧成的,滋味非常好,非常有俄国风味。

热门小说推荐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超凡世界

超凡世界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ps已经完本异世之虫族无敌神卡神魔系统神魔无双机械神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