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部分(第1页)

我祖上在唐朝的时候,出了个神仙,叫曾恭,道号长生。

族谱上讲其少时天资聪颖,九岁便熟读四书五经,十五岁遍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年至弱冠,风姿俊秀,出类拔萃,左右无所出者”,二十二岁赴长安科举,一路过关斩将,殿试即着进士及第,贞观年间,任卜祝史官,师从太史令袁天罡(袁天师),和闻名后世的李淳风做了师兄弟,精研天文历法,紫微斗数,官至钦天监太史丞(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天文台副台长),才不到四十岁。

在唐代,钦天监不但主管天文历法,也要掌管卜筮巫祝。那个时候迷信的人很多,求神扶乩非常普遍。倘若走背运,出个门都要搞个镜卜,或者拿女人的绣花鞋做圣杯,占上一卦,所以祖上出了这么个人物,在当时很是风光。

年纪轻轻就做到了中央部级领导,按理说应该是大好前程,前程大好,却没想四十岁的时候出了件事,官运也到了头。

这事还得从他的师兄李淳风说起,话说当时李淳风任职司天监,闲来无聊,打算集古今星相占卜之大成,著书立说,满心成为一代宗师,流芳百世。仗着自己精于算经术数,推算起天下兴亡,朝代更替,没成想越推越上瘾,竟一发不可收拾,一直推断到唐朝以后中国两千年的历史,直到师父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已成像六十幅,加批文字说明,名为《推背图》。

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且不管迷信不迷信,有用没用,这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天文学术研究而已,也没有谁吃饱了撑的,上纲上线扣帽子,至多付诸一笑。但封建时代的帝王可就不会这样想了,皇帝风闻出了这么个东西,立刻传下诏书,交待呈上去。袁天罡大内熟人多,听得风声,琢磨着恐怕要坏事,躲是躲不掉了,赶紧跟李淳风合计:皇上要看,自然不能不给,但若皇帝知道预言唐朝要灭亡,却是杀头灭门的罪过。

时间来不及做本假的,两人干脆就把《推背图》拆了开,把图文分解,将谶文(解说文)烧掉。临举火的时候,袁天罡终究心疼李淳风一番心血,认为《推背图》确是古往今来不世出的一本奇书,于是叹了口气,把谶文秘密交付给曾恭,并嘱咐道:“此书巧夺天工,穷究天象;不忍焚之,然其泄尽天机,万不可流传于世。你且妥善保存,望后世有缘人能获解其中奥妙,避免生灵涂炭。”曾恭虽没李淳风年长,却世故得多,明白朝廷祸福,旦夕而至,思索几回,终究还是选了激流勇退,挂印辞官,出家冲虚观,道号长生子。

话说袁天罡和李淳风另写批注,重做一本《推背图》,在朝堂上大吹特吹“盛世明主,千秋万代”糊弄皇帝,把皇帝说得心花怒放,龙颜大悦。

但那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代英主,岂能那么容易骗过,高兴之余仍不免有所怀疑。

皇帝心底暗自思量:此事乃御史风闻上奏,并无原本的谶文解注。换言之,就是没有把柄捏在手上,又想二人能掐会算,天下闻名,仰赖的时候还很多。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幽幽众口,手头没证据也就不好发作。于是睁眼闭眼装糊涂,堂上堂下,歌功颂德,一团和气算了。

袁天罡却料出迟早有翻旧账的时候,趁机提出云游四海为李家堪舆龙脉,以保大唐盛世,借机避祸。皇帝照准,还送了个火井令的虚衔。李淳风却是热衷官场,自恃聪明过人,必能趋福远祸。袁天罡一走,即此得了太史令,仕途得意,听不进师父半点劝告。

老子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天道循环,冥冥中自有天意,果不其然,乐极生悲。

本来官职司天,夜观星相,占卜祸福未来是份内之事,倘若按部就班,打打报告,算算明天下不下雨,后天有没有干旱,熬熬资格,到老至不济也能混个正二品,运气好还指不定封侯拜相。坏就坏在李淳风太有才,这有才的人往往狂妄,一狂妄起来就管不住自己的嘴,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能耐。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不懂事,忘了做官的至要: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到底有一天,李淳风跟皇帝聊起星相占卜,一时兴起,忘乎所以,竟说道:“臣夜观星相,唐三代后女主为天”,这下可就捅了天,犯了大忌讳。皇帝一听李家三代之后就要丢天下,吓破了胆,回想起《推背图》这档子事,厉声责问:“当初汝等进言,大唐盛世千秋万代,奈何出尔反尔?!尔何其居心叵测!”李淳风瞠目结舌,无法辩白。

果真是秋后算账,太宗隔三岔五派人逼问谶文在哪里,李淳风连惊带吓,郁久成病,六十多岁死在任上,临终之时,追悔莫及,将其所著《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乙已占》,包括毕生心血——《紫微贞观照经》尽数托付给了袁天罡。

世事如云烟,没过几年,太宗皇帝驾崩,李治即位(唐高宗),这档子事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忘。

(注:历史上李淳风死于李世民之后,盖稗野小说,茶余谈资,不遵史论尔)

显庆元年,袁天罡周游天下,到了冲虚观,觅得长生子,盘桓数月,细细考察,知其这些年精进修为,业有所成,欣喜非常,于是传道授业,将毕生本领悉数传之,告曰:“我自知相命,到今年夏天四月,我之阳数即尽。后世弟子之中,唯尔悟性最高,我有法藏数部,俱是心血凝结,望尔习之,造福苍生。惟道法自然,万事不必强求。”驻留几日离去,两月后果然如期羽化,葬于少陵原畔。

其所遗《五行相书》、《称骨歌》、《易镜玄要》、《九天玄女六壬课》等及李淳风遗著皆传给了长生子。

又过得数十年,长生子期颐之岁,收了我另一位先祖曾文迪为入室弟子,苦行四十载,传其道藏秘法,医卜星相,风水堪舆,无所不包。

到得长生子一百四十岁华诞,在三清座下结跏趺坐,羽化升仙,世人其时见到观中紫气氤氲,空中云彩变化万千,谓之“老神仙”,莫不顶礼膜拜。

此时,文迪已尽得真传,学满出山,创立重阳道,决心行走天涯,以道济世,以术度人。

其后,因缘际会,在江西三陵村遇到“地仙”杨益(字筠松,号救贫),深感其所学非凡,乃拜为师。据族谱记载,文迪得到杨公悉心指点,以九天玄女天文地喇术授之,并赠以《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十二杖》、《青囊奥语》等堪舆法要。文迪朝夕研修,结合己有之学,博采众家之长,终年观山望水,寻龙探脉。觅龙以势,察穴以形,峦头砂水,体用兼妙,遂通堪舆大道,成为中国风水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世出的一代形势派宗师,以";龙、砂、水、向、穴";为要,总结出“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五法,为后世开启了寻地立穴,阳宅开基之法门,遂后盛行神州大地千百年,其所著《青囊序》更为后世奉为玄空风水经典,世人尊称为曾公。

自文迪公以后,曾家世代相传玄空秘术,以堪舆风水,相术占卜为生,日子尚属上等人家。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转眼已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此时距离文迪公已有一千多年,我的家族也从广东梅县迁徙到北京。

庚子年间,时局激烈动荡,天津城破之日,老太爷见北京难保,遂决定举家到四川成都避难。此刻家境已然破败,往日的大宅门也开始分崩离析。不过曾家一向看重文气,不分男女,人人皆要读书,推崇学而优则仕,鼓励族中子弟积极向学,后辈中不乏杰出人才。

那时我的曾祖已长大成人,曾祖名叫曾德鸿,字琪麟,早年开蒙于私塾,成年后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神学,亲历社会板荡,目睹朝廷无能,国家羸弱,遂决定投笔从戎,报考保定速成军官学校,而后远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学成便加入孙中山所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回国参与了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后,赴云南参加护国军,直到护国战争结束,眼见军阀割据,遂生革命无望,退居田园,广置土地,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逍遥日子。曾祖早年投身革命为整个家族带来了崇高的声望,昔日日渐西山的曾氏一族又逐渐地兴旺起来。

曾祖学贯中西,每日研习祖上所传风水秘术,写下《玄空辑要》一部,并将历代先祖所著传给了我的祖父曾国模,只是到了我父亲这一代,却又因为种种历史原因中断了。

出身

热门小说推荐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鹿鼎风流记

鹿鼎风流记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恶魔法则

恶魔法则

一个一无是处的,被认为是废物和白痴家伙,把灵魂卖给了恶魔,能换取到什么?美色?力量?财富?权力?颠覆这世界的所有规则吧,让我们遵寻着恶魔的轨迹我知道,终有一天,这个世界将被我踩在脚下!!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