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部分(第1页)

《郭汝瑰回忆录》序

我如愿以偿,有幸成为这部书的最初读者。从我认识作者的那一天起,整整四十个年头过去了。这部书把我带回了往昔那些充满危险而又充满希望的艰难岁月。作为郭汝瑰同志的老友和他重归革命队伍的见证人,我重温了好多亲切的回忆:汝瑰同志原是国民党内的一位热情奔放的爱国将领,在抗战中及胜利后一直和全国人民一样坚定地追求祖国的*进步,繁荣富强。可是,国民党当局至今还指责他为“共谍”,把他的活动说成是“戡乱”失败的原因之一。

记得在抗战将胜利和内战未爆发的前夕,我爱人任廉儒同志,两次安排了他和董必武同志在我家会见。汝瑰同志其时是国、共、美“三人小组”会议国民党方面代表张治中将军的副手。他对马歇尔的“调停”寄以厚望,甚至还幻想蒋介石“放下屠刀”,化干戈为玉帛。他的想法是真诚的,也是很天真的。但是,无论董老或是廉儒同志,在和他倾谈时,都没有去打破他的幻想,他们要让蒋介石和马歇尔给他上一课,以事实告诉他:“此路不通。”因此,我要说:要不是国民党抗战末期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使他失望的话,他是不一定要去找共产党的;要不是国民党粗暴地在抗战胜利后,践踏了包括郭汝瑰同志在内的亿万民众渴求和平的愿望,他也不一定非脱离国民党不可。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令人信服地回答了台湾当局的唧唧喳喳。

我所以称汝瑰同志为回归者,乃是因为他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时,便是共产党人吴玉章的秘使,他的使命是回川到他堂兄郭汝栋部队从事革命工作。哪想到大革命的失败,反把他推入了军阀混战的漩涡……激进而非常幼稚的青年军官郭汝瑰,在国民党“清共”的压力下,东渡日本求学,企望“读书救国”,可是“九一八”事变粉碎了他的梦想。他愤然终止了学业,而国内等着他的却是“一?二八”淞沪抗战被“政治解决” 的灰烬。直到“七七”事变爆发,他才找到了报国的机会。他的军事才能逐渐受到陈诚、蒋介石的器重,从此青云直上,跻身上层。而由此他也就痛切地目击了、感受了国民党上层统治集团的*。他洁身自好,当了一个好官,然而一个好官无补于“*”的病入膏肓。于是他想组织少壮派军人的造反小团体,之后又热衷于英国工党的“社会主义”,醉心议会*,如此等等。然而,这一切尝试都被国民党的法西斯专制*所一一否定了。正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他意外地和大革命时代的老朋友、地下党员任廉儒同志重逢,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给他的机遇一下重合了,像不少真诚的爱国者一样,他找到了自己合乎逻辑的归宿:跟共产党走,因为只有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当然,这时的郭汝瑰同志和三十年代的那个热情多于理智的青年已迥然不同,犹如树木不同于种子。历尽半生的否定之否定,他的回归已上升为更高的层次。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以毅然留在国民党军界的方式,投入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特殊贡献。

汝瑰同志走过的道路,曲折惊险;他的人生经验和教训,丰富而深刻。这部*令我一饱眼福,获益匪浅。作者是研究中国军事史的专家,他的性趣,不免偏重于展示他所经历的战争风云,而对他自己,则是过于自责和自谦了。于是我写下了以上的文字,以就教于对这部书和我怀有同样兴趣的读者。

罗莹澄

txt小说上传分享

写在卷头

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就开始记日记,作写*的准备,以求留下我对外作战的史料。可是解放后,我觉得事迹平凡,个人渺小,就不想写了。

熟知我六十年军旅生涯有曲折、隐晦岁月的同志都勖勉我说:

“你在国民党深受统治集团军事当局的信任,为何放弃步步高升的机会,甘冒杀身危险,一意追求加入共产党?解放后三十年你也受过一些委屈,但不灰心,不自馁,终于实现了你的夙愿。是什么力量鼓舞你的,你如实写出来,对某些处变革时代,对革命信仰发生危机的人,可能不无帮助。”

也有人说:“中国新*主义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使亿万人卷入,其中不少人是从旧营垒中冲杀出来的,你就是其中之一。你历述从旧营垒冲杀出来的思想活动,以启发旧营垒中寻求光明的人,不也有助于祖国统一大业吗?”

有的同志则认为:我参加过国民党许多军事谋议,了解一些军事机密,应如实写了出来,为我党我军现代史工作者提供真实的史料,是责无旁贷的。

虽有这些同志的勖勉和期望,但我觉得个人的经历,比起在伟大中国革命斗争中为建立新中国流血牺牲,立下不朽功勋的无数英雄来,实在微不足道。我之背弃蒋介石集团,不过对共产主义有点儿模糊好感,略具爱国心,有点政治军事上的预见。我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迟早要遭人民唾弃,我不甘作危害国家的败类,并作反动派的殉葬人罢了。一个人哪能这么一点正义感都没有呢?我还是不肯写。

1982年某月我得到一封匿名信,全文如下:

文天祥   洪承畴

史可法   傅作义

郑成功   陈明仁

李香君   程 潜

张灵甫   ×××

黄伯韬   赵德树

李仲辛

傅秉勋

贾绍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历史裁判

这三个×,无疑是代表郭汝瑰三字。我认为这是受封建毒素深,分不清忠于个人与忠于国家民族的是非界线,无时代观念的迂腐之论,太鄙俚糊涂了,便一笑置之!一位同志接过一看,顺手写上第三行:关羽、郭汝瑰。他认为我如关羽一样,“身在曹营心在汉”。我看了接过笔来,添上第四行:郭汝瑰、郭汝瑰,并说明:我的意思,郭汝瑰就是郭汝瑰。时代不同了,信息灵通,人们的视野扩大了。现代的人,有着不同的主义信仰,不同的世界观,追求进步光明,当然要与落后腐朽绝裂,封建时代的某些只懂忠君而不辨忠君与爱国之区别的古人,是无法比拟的。辛亥革命以后,而站在清王朝的立场,说孙中山是叛徒,视张勋、郑孝胥辈为忠臣的人,岂不糊涂可笑!何况近代中国许多坏事都是在封建道德掩盖下发生的,如果不站在现时代人民的立场,不为国家的利益着想而徒谈忠义,只会有助于封建主义“借尸还魂”。我不但不敢高攀古人,不乐于与封建时代的人比,更深恶痛恨封建道德,助长专制*,妨碍*法治。这位同志明白我的意思之后说:对呀!一些封建道德,危害中国,不能等闲视之……你对蒋介石集团的种种情况皆所目睹,深知许多内幕,就是应该辨明大是大非,用爱国主义驱除这一缕不散的封建阴魂,以求有助于祖国统一大业嘛!你以亲身经历,从某些角度揭示读者以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的整个社会面貌,摆出一面镜子,使后人有前车之鉴,总是有利于祖国长治久安的好事嘛!就是保存一些真实史料以供近代军事史的研究,也不是小事呀!这是大是大非问题,你应该写下自己的亲身经历。

听他这么一说,我思想斗争很久。我想:我确曾亲见国民革命军北伐,国共合作,祖国一片兴盛气象。蒋介石另立中央,定都南京后,代表腐朽阶级的当权人物尽弃孙中山先生的教导走向革命反面,搜括民财,荒淫无度,派系倾轧,倒行逆施,置国家前途于不顾,使亿万人民流离失所。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失利,从蒋介石到一般亡国大夫、奸商市侩,纷纷出售南京房屋,转移国内资金到海外去,与南明朝马士英、阮大钺辈在南京不守时,不忘“一队娇娆、十车细软”的丑态,何其相似乃尔!这真是一场“桃花扇底送南朝”的金陵春梦!我将自己的耳闻目睹写下来,作为历史借鉴,确实是义不容辞的,于是我决心写。写只是为了宣扬爱国主义,揭露封建主义。揭露只是为了吸取教训,不是存心丑化任何人。如果台湾军政各界老长官、同学、同事、朋友,原谅我“攻错若石”的苦心,不吝指教,交换意见,共励忠诚谋国之意志,因而能有助于祖国和平统一意见的接近,那就远远超出作者的期望了。

此外,我还要结合我六十年的军旅生活,就所经历的历次战争,提出一些个人在战略战术上不成熟的看法,从旁说明国防措施与整饬吏治,发展生产,是息息相关的,或者也能对我国的军事与国防建设起到微小的作用。

郭汝瑰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郭汝瑰回忆录》目录

一、青少年时期(1907—1925年)1

家庭和家教1

热门小说推荐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圣堂

圣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神墓

神墓

我的新书遮天上传了,不一样的震撼与精彩,请各位书友支持。—一个死去万载岁月的平凡青年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神墓简体版图书共14集已经全部发行,繁体版实体书共47集也已经发行完毕。神墓已改编成网游神墓OL,敬请关注...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