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世纪末的色彩(第1页)

最早有世纪末”这个概念,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读丹纳的《艺术哲学》。丹纳说,世纪末的色彩是玫瑰色的。可是曾几何时,又读刚刚复刊的《世界美术》,在谈到画家弗鲁贝尔时,作者认为弗氏惯用的“紫蓝色”是“世纪末的色彩”。我不知道世纪末的色彩究竟是什么,但无论是玫瑰色还是紫蓝色都很吸引我,我是那种对色彩很敏感的人,正是色彩使我记住了世纪末这个概念。

1999年,世纪末真的到了。在1997年,香港回归了。

柯受良先生飞越黄河壶口的壮举,也染上了一点世纪末的色彩。大家努力要兴奋,却兴奋不起来。所有能够想出来的游戏都已经玩过了。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患了世纪病,并且已经病入膏肓。

我唯一的本事是逃避。但逃避其实也是一种自欺。按照顺时针方向,很清醒地看过去,忽然发现我的生命的片断,都染着不同的色彩,我靠色彩来区别它们,每一个片断所象征的色彩,像是偶然,又像是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神秘与宿命,不可理喻。

童年

色彩是我一生的爱好。最早的理想是做一个画家。至今我都认为,没有选择画家这个行当是我一生的错误。我的记忆里充满了色彩:在我出生的那所房子里,有一口很大的镶金嵌银的钟,雕得很精美,钟盘上是罗马数字,钟摆是纯铜的,已经生出绿色的铜锈,但总是走得很准。我从小睡眠就不好,一点点声音也要睡不着,可那钟摆声音很大,却对我毫无影响,很奇怪。钟的两旁是笔筒,造型是典型的中国古董,画的却是日本女人,赤着一双脚,那么鲜活的白脚丫,伏卧在绿的草坪上,只有嘴巴一点点鲜红。那一点鲜红对于我和姐姐们是绝对的诱惑,我们趁着妈不注意的时候,偷着用她的深绛色唇膏,把嘴唇抹得红艳艳的。

童年的色彩是混沌的。我的童年既快乐又痛苦。快乐和痛苦都达到了极致,人格就可能分裂。那混沌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色彩至今仍是我写作时的养分,也是我内心真正痛苦的来源。我的天性爱吃爱穿爱玩,从小就被妈妈和外婆骂为好吃懒做,这是我们家乡骂女孩子最狠的话了。我觉着委屈。

因为那时并没有什么好吃的,穿就更谈不上了:永远拣姐姐们剩的穿。一件红底黑格的小棉袄穿了三个人,本来极鲜艳的红底子传到我这里成了土红色,上面一层洗出来的白绒毛。

妈妈很早就教我做女红:绣十字布,织网兜,钩手袋……并不是做着玩玩的,而是她心血来潮接了居委会的活。那时真的不懂,一个学龄前儿童每晚绣花绣到十点,怎么还会被冠以“懒做”之名,于是就难过,就郁郁寡欢,结果就是越发不讨大人的喜欢。

伯父有一回去苏联回来,带回了三件布拉吉,一件白底子青果领,有极鲜艳的绿叶红花,是樱桃那么大小的花,在那时的我看来,真是漂亮极了。这件最大,给了大姐。一件是乳白色的亚麻布,领子和袖口都镶了蓝白格的大荷叶边,很洋气的,给了二姐。我的那件是白色泡泡纱的,在胸口镶了一圈鲜红的缎带,插进镂空的花朵里,丝线挖嵌。照妈的眼光来看,这件是最好的,可是没过几天,吃晚饭的时候,弟弟就偏偏打翻了酱油碟,我的新衣裳就染了一块斑,我哭啊哭啊,我知道新衣裳是不能再复原的了,可我想要父母说一句话,说一句公允或者同情的话,这句话没有等来,等来的是一顿老拳,孩子的心就那么容易被伤害。——父母虽然都受过高等教育,可在重男轻女这一点上,他们并不比农村老太太更开明。

有时觉得我一生都在做一件事:证明给爸爸妈妈看。但最终我失败了。终于明白了我要的是不可能得到的,连上帝都不可能公平。

我的童年,就像那件泡泡纱的裙子,在红白相间的美丽上面,染了一块斑。

“文化大革命”

“文革”是令人惊恐的对比色:黑白相间,间有血色。

那时我在小学,马上就要毕业考了,老师找我谈话,说是全校准备保送两名学生,其中有我。我并不怎样兴奋,认为理所当然。尽管我“好吃懒做贪图享受”,但我的确是个好学生。有许多的奖章奖状放在我的抽屉里,学校如有国庆少先队队列、给领导人和外宾献花等等任务,必是我无疑。

但是忽然有一天晚上,听到播音员极其慷慨激昂地朗诵了一张大字报,于是一切都不同了。小学“停课闹革命”的通知着实让我们兴奋了一阵。我骑着家里那辆飞鸽牌二六女车,到各大专院校去看大字报,铺天盖地的一片白纸黑字,杂有血红的大×,真让人惊心动魄,看到1966年的12月,也许是天凉了,也许还因为别的什么,我再不愿出去了。每天猫在家里,画画。

看了一部电影《清宫秘史》。那时有句话叫做“毒草可以肥田”,为了《清宫秘史》差点出了人命,蜂拥而入的人群把一收票的大学生踩在了脚下。可是看过之后也不免失望——不过是普通的黑白片,对白依然像30年代的片子那样咿咿呀呀的尖声,周璇看不出有多么漂亮,将就着看完了,只记得光绪皇帝的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黑龙江

黑龙江给我留下的最强烈的颜色并不是白的雪,而是金红色的霞。之所以泛称霞是因为包括了早霞和晚霞。

常有人表示怀疑:“你也去过兵团?”我说岂止去过,我是真正在最底层,干最苦的差事,对方依然满脸疑惑。——这疑惑并非因为我显得多么年轻,而是我身上缺乏某种痕迹,某种那个时代特有的痕迹。这种缺乏大概因了我与生活本身的一种距离感,它来源于我的性格——我似乎从小就是个很自闭的孩子。

但这并不妨碍我得到生命中的许多外部经历,甚至是濒死经历。譬如有一回,我躺在一垛麦秸后面睡着了,康拜因呼啸着开过来,我竟没有听见,多亏了那驾驶员鬼使神差地突然想上厕所。五团就发生过麦收时节轧死知青的故事。又如在东北11月的风雪中下到冰河里捞麻,在零下52度的天气里去做颗粒肥,在那种严寒中没有煤,井台封冻没有水,因此连涮尿盆的水也有人喝,夏锄时因为常常被拉在最后,所以总是饿着肚子干活(老牛车送饭只到人最多的地方),在那样的劳动强度下,16岁的我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农忙的季节,清晨4点就要出工。天还黑乎乎的,大家就像一群胡羊似的,呼噜噜跟着,扛着锄头,低头打瞌睡。可是忽然之间眼前一亮,黑暗忽然托起一轮金红色的灯盏,那样一盏又圆又大又红又亮的灯!不是慢慢升起的,是忽然出现的,以至我每天都有了这样的错觉——这是神祇的启示,可能有什么意外的事要发生了。

那时的每天都在盼着意外,但是一天天都在平淡中度过了,从早上挨到晚上,都是一样的金红色,但是晚上,那是烧尽了的灯盏,烧成了碎片,铺得满天都是,让人觉得惨烈。

于是心里轻轻地一声叹:“一天又过完了。”

丙辰清明

丙辰清明的色彩是铅灰的。

那一段时间,天空总是呈现出一种枯澹的铅灰色,那种灰干得拧不出汁水,你不敢久久地凝视它,不然的话眼泪就要落下来。

那时我在北京的一家工厂做刨工。三班倒,我倒成了夜班,白天便一天一天地泡在天安门广场。清明前的两天,广场的气氛已经相当强烈了。有一个人,戴着眼镜,在纪念碑的石台上教唱怀念总理的歌。大家跟着唱,后来他又指挥唱国际歌。周围的人,有人一眼看上去就像是地道的北京小痞子,可就是他们,都一脸严肃地在唱,让我忽然深深地怀疑:小流氓、小痞子,是不是真的存在?那一天下着雨,下了一天雨。雨水从每个人的头发上淌下来,又流到脸上。脚下站久了,被雨水浸泡得冰凉,可是谁也不动。每个人都是一尊雕像,不可侵犯的。那是一次天国里的合唱,乱了阵脚的风是迟到的音乐。我的眼睛被风吹得发酸,终于,眼泪艰难地流了出来,我悄悄地看别人,好像每个人都在流泪。幸好有雨,可以及时地冲刷泪水。那天的雨好像特别凉,简直寒冷彻骨。

多少年之后我的印象中还有这样的画面:铅灰的天空下,有无数个灰色的凛然不可侵犯的雕像。

那一天是丙辰清明的前一天,1976年4月4日。

大学

大学留给我的印象是淡紫色的。有一架很茂盛的淡紫色的藤萝长久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月光下那架藤萝是美丽的。藤萝的淡紫色在月光下变成梦一样虚幻的色彩,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像空气一样消融,然后飘逝。这是一种可以自欺和欺人的色彩,年轻的大学生们,就在这架藤萝下制造了无数爱情的陷阱——学财政金融的学生一样可以有浪漫情怀。

热门小说推荐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神印王座

神印王座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